李斯逸:阿多尼斯

2025年3月21日至2025年5月10日

“天线的线”项目空间荣幸宣布呈现艺术家李斯逸的个展“阿多尼斯”。

展览于2025年3月21日开幕,并持续至2025年5月10日

展览引言

“阿多尼斯(Adonis)”从树干裂缝中诞生,是希腊神话中掌管植物和重生的神。展览标题来源于艺术家李斯逸在荷兰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的一次观展经历。展墙上高悬着亨德里克·戈尔齐乌斯(Hendrick Goltzius)的《垂死的阿多尼斯》(Dying Adonis, 1609)。画作中,阿多尼斯在打猎途中遇袭而濒临死亡。伤口的鲜血和阿芙罗狄忒(Aphrodite)的泪水混合渗入泥土,化作一朵红色的银莲花。

李斯逸着迷于这些转瞬即逝却蕴藏诗歌潜力的瞬间——它们短暂地在视网膜上成像,召唤出极致、锐利却又飘渺的印记。他回想道:“人们只能抬头望向这幅画”,感受被灵韵包裹,却对这一片刻的存续无能为力。展览围绕“瞬间”的意蕴展开,呈现一组以废弃烟花发射筒为形式的雕塑作品以及一个等候厅装置作品。包装纸、烟花筒和激光打印的照片,这些带有特定用途的材料,如同纪念品般,见证着那些曾经值得铭记的时刻——在拆掉包装之前,在烟花爆炸之前,在快门按下之前。这是一场基于身体与记忆互动的交响,通过保存与转变的视觉节奏渗透到两组作品之中。SHOT,刹那之间,也是转变发生的时刻,因感官被放大至临界阈值。

“在经历失去与痛苦之后,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从中培育出美好。期许有一天,我们会拥有一座花园。” 碎片化的记忆和情感被给予具象的承载之物,渴望从脆弱和片刻之间蓬发出韧性。在展览的最后,花卉在空间中逐渐盛开和凋谢,作为表演性的纪念碑,混淆着干净而永恒的空间。这一循环往复不会停止,而我们又如何从中培育韧性?

关于艺术家

李斯逸(b.1999,中国)是一位现居德国法兰克福的艺术家。他于2021年获得伦敦斯莱德美术学院学士学位,并于2024年获得法兰克福国立造型艺术学院(Städelschule)视觉艺术硕士学位。

他的创作媒介涵盖绘画、素描、雕塑、摄影、音乐和影像。通过观念艺术的手法和精致的制作流程,李斯逸的作品讲述出脆弱与坚韧之间的诗意对话。他捕捉复杂多变的情感与转瞬即逝的瞬间,并以此作为对当代繁琐生活的回应。

李斯逸的近期个展及双人展包括:“Study”,Kettles,法兰克福,德国(2024);“Crybaby”,CIBRIÁN画廊,圣塞巴斯提安,西班牙(2023);“Softpretty”,fffriedrich画廊,法兰克福,德国(2023)。他参与的群展包括:“we know nothing about people who don’t cry”,ROMANCE,匹兹堡,美国(2025);“The Perennials”,Balice Hertling画廊,巴黎,法国(2025);“Half Life”,Franz Kaka画廊,多伦多,加拿大(2023);“Mostly Sunny”,Fragile,柏林,德国(2022);“+1”,Tor Art Space,法兰克福,德国(2021);“Late Works: Preparations”,Cafe Oto,伦敦,英国(2021)等。

天线的线

上海市静安区曲阜路9弄B1层7号

周三 – 周六 11:00 – 18:30

展览现场

相关艺术家

公众号名称:天线空间ANTENNA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