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鼎:李建国生于一九五二年

2016年3月18日至2016年4月25日

    刘鼎:李建国生于一九五二年

    刘鼎在天线空间即将开幕题为“李建国生于1952年”的个展,展览题目中的人物名称借用了北京摇滚乐队鲍家街43号于1997年发行的一首歌曲《李建国》。正如歌曲中的主角李建国是上个世纪90年代步入中青年的整整一代中国人的肖像:有一份好工作,一个好生活,有老婆孩子亲戚朋友却很失落,刘鼎在展览中通过一连串“轶事”来描述塑造并界定了新中国建国以后出生的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复杂的意识形态特征和历史构造。正如歌中所唱道:“你一定在那儿见过他,他的名字叫李建国。 如果你问他是谁,他就是我们每个人。”

    刘鼎的创作具有独特的书写特征,以及对历史的反复关照。自2010年以来,他系统性地通过写作、作品创作和展览策划等多重实践开展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题的研究和论述。这个研究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历史视角,重新正视和评估其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组织的逻辑和意识形态的载体对于中国当代文化和精神的价值取向的持续影响和塑造,并揭示和分析其作为今天中国的艺术创作和艺术论述的一个主要基础而存在的现实。

    “李建国生于1952年”是刘鼎在天线空间的第二次个展。对艺术家而言,此展览与其2014年的个展“华盛顿湖”有着潜在的对话关系。在“华盛顿湖”中,艺术家通过对个人旅行的体验记述,牵涉出对多重的、交织的和隐蔽的意识形态框架的深描。“李建国生于1952年”是这种以个人视角所开展的“历史书写式”创作的延续,将个体生命和意识形态框架混杂在一起,编织了一个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普遍意义的精神个体“李建国”。

    此次展览展出刘鼎创作的30多件全新作品,是继刘鼎去年在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和亚太艺术三年展中推出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相关的油画和诗歌作品之后的又一系列新作。展览中从开始到结束始终保持双重叙述的结构,与其说描摹了一幅李建国的肖像,还不如说是对于李建国所存在的生活世界的价值基础进行拟人化和历史化的细描,在个人和社会事件的交织叙述中勾勒文化政治中的个体处境、遭遇和抉择,以及个体化的社会领域和政治历史图景。刘鼎的创作是一项对当代艺术创作和思想的存在进行溯本求源的长期工程,而艺术家所希望的是通过凝视历史和现状而最终达到自我理解和确立自我叙述的最基本立场和出发点。刘鼎始终专注于在艺术创作中深入探索讨论文化主体性问题的可能视野,从“起源性”问题和整体的历史视野来理解今天中国的文化形式和价值。

    艺术家简历
    刘鼎(1976年生于江苏常州,现居住于北京)是艺术家和策展人。他的作品曾经在英国泰特美术馆、特纳美术馆、布里斯托Arnolfini艺术中心、奥地利维也纳艺术馆(Kunsthalle Wien)、挪威奥斯陆Astrup Fearnley现代美术馆、巴西圣保罗国家美术馆、德国卡尔斯鲁厄ZKM新媒体艺术中心、瑞士伯尔尼美术馆、比尔PasquArt艺术中心、意大利都灵Sandretto Re Rebaudengo基金会、韩国首尔市立美术馆、美国旧金山Luggage Store艺术中心和西雅图Frye美术馆、中国北京伊比利亚艺术中心、上海当代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以及台北市立美术馆等机构展出。他曾参加过2015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15年亚太三年展、2014年上海双年展、2012年台北双年展、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2008年首尔媒体双年展和2005年广州三年展。作为策展人,他曾共同策划“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于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2011),并于2013年巡回至意大利博尔扎Museion,并共同策划2012深圳雕塑双年展。他撰写和编辑的出版物包括《小运动: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小运动II:当代艺术中的自我实践》(Walther Konig,2013年)、《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体系,也不是一个世界》(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年)以及《个体经验:1989–2000年中国当代艺术实践的对话与叙述》(岭南美术出版社,2013年)。

    展览现场

    作品

    相关艺术家

    公众号名称:天线空间ANTENNA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