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位W29
2025年11月13日 至 2025年11月16日
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中国
参与艺术家:崔洁、纪尧姆·德内尔沃(Guillaume Dénervaud)、傅强(Owen Fu)、关小、李明、李爽、李斯逸、李泳翔、诺埃尔·麦肯纳 Noel McKenna、谭婧、王伊芙苓韬程 Evelyn Taocheng Wang、尉洪磊、周思维
展位W29
2025年11月13日 至 2025年11月16日
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中国
参与艺术家:崔洁、纪尧姆·德内尔沃(Guillaume Dénervaud)、傅强(Owen Fu)、关小、李明、李爽、李斯逸、李泳翔、诺埃尔·麦肯纳 Noel McKenna、谭婧、王伊芙苓韬程 Evelyn Taocheng Wang、尉洪磊、周思维

天线空间荣幸宣布将携艺术家崔洁、纪尧姆·德内尔沃(Guillaume Dénervaud)、傅强(Owen Fu)、关小、李明、李爽、李斯逸、李泳翔、诺埃尔·麦肯纳 Noel McKenna、谭婧、王伊芙苓韬程 Evelyn Taocheng Wang、尉洪磊、周思维参展2025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ART021),展位号:W29.
–
艺博会现场

而在另一幅尉洪磊的作品《垂直的夜-橙公路战士》则介于叙事与抽象之间,构建了一个没有地平线的空间,如同一段运动轨迹的静止帧。画面由对角动势、垂直结构和漂浮的碎片构成,形成了循环的视觉流线。视觉重心沿左上至右下展开:左上方的红色形体如箭头般切入,激活了倾斜的动势;右侧的橙色竖带则在这种倾斜中起到制衡作用,如同能量的脊柱,使画面在流动中保持平衡。而漂浮的碎片仿佛风的轨迹,也像冻结的事件,或是在途中被捕捉的一瞬。这里的抽象并不排斥叙事,而是以符号的方式来暗示运动、意志与想象之间的关系。红色的切入、蓝色的旋涡、漂浮的碎片共同构成一幅心理地图,记录了意识在夜色中移动的轨迹。
李爽的作品《This is how I disappear》,灵感源于乐队粉丝文化,尤其聚焦于地下摇滚乐队的青年社群情感。作品将情绪张力转化为空间结构,其形态灵感源自鹦鹉螺贝壳内部螺旋生长的有机形态,粉色调交织蔓延,既呈现人群聚集时的躁动氛围,又通过破碎的身体形态与模糊的投影意象,传递出“想隐藏却又渴望表达”的情感矛盾。

纪尧姆·德内尔沃以他惯常的油彩与铅笔交织技法,描绘出一个仿佛正在被重新校准的世界,层层叠叠的线条与色块如同微观的神经网络或液态回路,似在响应某种不可见的调节指令。那些有机的、流动的形体被置入一种人工化的秩序中,在有序与失衡之间持续震荡。
李明的新作《烟士披里纯,第7 章:新天使跑路》,被一串像素粒子拽住羽翼倒飞而行,背向未来,面朝一座废墟——那是由数据抓取缝补成的过去: 模糊的地景,断裂的童年,缓存过期的记忆和未能加载出的梦境。受本雅明对保罗·克利(Paul Klee)于 1920 年创作的画作《新天使》(Angelus Novus)解读的启发,作为《烟士披里纯》 系列的第 7 章节,它向该系列的第 2 章节《安全出口》(创作于 2017 年)击掌,两手心贴合——“逃生 / 跑路”形成互文: 一者是制度化导向(绿光的安全通道),后者是个体化撤离(狼狈无奈而又清醒的跑路)。 这部作品以人声吟唱对照 AI 生成影像,提示词 (Prompt)写作是丢给机器的执行指令,它以文字召唤图像,每一条 prompt,其实也是一次抛弃摄像机的“盲拍”, 一连串的失败似是图像和写作在不断的作废 / 训练 / 反馈,直到图像逼近“它自己”,这种意义上的盲拍重置了创作中的语言控制中心。
谭婧《蜜场(闺房)》发展于艺术家对于明清文学中的对于欲望、气味与情动情境的探索。看似散落的花瓣实则是艺术家的手工制作香片,参考文献与明清文学中“逗情香”与“帐中香”等古代香方,这些带有甜蜜气息的香方因为对人心智的扰乱而在东亚中被认为是不入流的闺房、肉欲香气,承受着审美和道德上的双重贬义。承托的陶瓷面板作为渗透性的材质的探索,表面斑驳的纹路仿佛油墨的渗透呈现在桌板上。作品特定的气味物质如何因其渗透性的特质而成为一种恐惧来源和被控制的成分。作品在展览过程中会点燃、将周围营造为一个最小单位的亲密空间,散落的灰烬也会成为作品痕迹的一部分。

而Evelyn Taocheng Wang的《天使和临摹的阿格涅斯·马丁》,将看似迥异的两种视觉形象并置:画面背景中,阿格涅斯·马丁(Agnes Martin)极简而秩序化的格纹语汇被模仿并内化为静谧的骨架;前景则出现一位拙劣再现的“天使”形象,其造型15世纪尼德兰画家“格尔德尔圣母大师”(Meester van de Madonna van Gelder)的作品《天使加冕圣母与圣婴》,创作于1474年之后。图像既作为历史符号,又被当代感知所拆解,天使的圣象以何为准 ?

中秋
子、父、子并排坐着,
月亮很圆,没有人说话。
看得见光,钓不到鱼。
谁也不知道谁在想什么,
爱很多,了解很少。
最后只能祝福彼此,身体健康。
这是Owen为《对影成三人》写的短句。
另一位艺术家诺埃尔·麦肯纳惯常将个人经历与日常生活等细腻主题交织融合,创作出以动物为中心且充满温柔想象的画面,艺术家常以宠物的持续观察者及其伙伴的身份凝固在作品中。在《奥古斯都,宠物》中,家养生物占据着比人类形象更重要的位置,它栖居并穿梭于房间,慵卧在楼梯下的入口处,如同守护者一般。对艺术家来说,对宠物的情感延续至今,所有动物皆有灵魂,他力求让画中动物成为重要存在,以此彰显它们的复杂性与神奇之处。

本组作品是李泳翔对于3月份个展“绣色”的延伸创作。作品整体将上世纪初的俄罗斯艺术家米哈伊尔·涅斯捷罗夫(Mikhail Nesterov)的《在俄罗斯:人民的灵魂》(1914–1916)的部分进行解构与改编。李泳翔在思考巡回画派以及涅斯捷罗夫的作品时,选择与其保守的诠释保持距离,转而聚焦于他折衷多样的风格和梦幻般的宗教感。并且,根据李泳翔的理解,从中也包含了一种受十九世纪中后期欧洲美学运动(如前拉斐尔派和新艺术风格)影响的平面化美学。这些多元的艺术线索,反映了那个时代艺术辩论的焦点,也尝试探索艺术如何在国家建设和世界主义精神之间波动。
–
图文致谢艺术家与天线空间
–
2025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
展位 Booth|W29
展会地点 Venue: 上海展览中心
亚麻布面油画
120 x 100 cm
亚麻布面油画
40 x 50 cm
布面油画
100 x 100 cm
布面油画和丙烯
100 x 100 cm
亚麻布面上油彩和铅笔
155 x 100 cm
亚麻布面上丙烯,裱于 HDF 板,榉木
30 x 40 x 2.5 cm
古董屏风上油画
60.5 x 87.5 x 1.5 cm
纸上混合媒介
21 cm(直径)
33 x 33 cm(带框)
纸上混合媒介
21 cm(直径)
33 x 33 cm(带框)
纸上混合媒介
21 cm(直径)
33 x 33 cm(带框)
布面丙烯
250 x 180 cm
布面丙烯
240 x 180cm
布面丙烯
103.5 x 78.5 cm
书法墨水,矿物质颜料,绢本装裱于木板
38 x 40 cm
亚麻布面油画和丙烯
50 x 50 x 2.5 cm
亚麻布面油画
50 x 50 x 2.5 cm
亚麻布面铅笔、丙烯和石膏
50 x 50 x 2.5 cm
亚麻布面铅笔、丙烯和石膏
50 x 50 x 2.5 cm
纸上彩铅
59.5 x 42 cm
65.5 x 48 x 5 cm(带框)
单通道,1:1,彩色,有声,CRT彩色显示器播放
展示尺寸依据展示设备可变
13分13秒
木板、模拟土、丙烯颜料
80 x 78 x 3.5 cm
陶土、化妆土、檀香、沉香、乳香、人造麝香、梨膏、龙脑
28 x 37 cm
不锈钢,颜料
94 x 79 x 53 cm
纸上彩铅
59.5 x 42 cm
65.5 x 48 x 5 cm(带框)
纸上彩铅
59.5 x 42 cm
65.5 x 48 x 5 cm(带框)
纸上彩铅
59.5 x 42 cm
65.5 x 48 x 5 cm(带框)
宣纸上水墨和矿物颜料
180 x 96 cm
宣纸上水墨和矿物颜料
180 x 96 cm
公众号名称:天线空间ANTENNA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