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洁参加群展“溢流地”,香港Para Site

2021年8月14日至2021年11月14日

    “溢流地”是关于未来公地的一次提案,它尚在半空之中,但终将沉入水底。

    在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1960)中,混凝土防波堤包裹的海岸线成为了战后日本都市空间与神秘莫测、亘古不变的海洋之间的分界线。站在这断裂带之上,主人翁们有时陷入沉思,有时低低地絮语。与电影中”恋人反抗世界”的故事线平行展开的是大规模人工构造与腐蚀性的自然元素力量之间的斗争。数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置身于一个”地球化”工程日渐泛滥的时代:从槟城、上海到澳门、新加坡,亚洲的滨海城市争相将自然水体转化为坚实的地表,使资本可以在其之上流动、运转。香港同样有着漫长的填海造陆的历史,最早的大规模填海项目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通过将砂石填入开放水域,城市得以将水体交换为平坦、抽象的”白板”,这一空间成为了技术官僚制癫狂的舞台。这一”黑暗普罗米修斯主义”的最新例证便是”明日大屿愿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于2018年提出的大规模基建项目。这一项目宣称能”为香港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固基础”,通过填海造陆获得1,700公顷土地,耗资6,240亿港元,在2030年之前将大屿转变为香港第三大经济中心——然而那之后再过几十年,亚洲所有的国际大都会将因气候灾难而长眠于海底。

    在水与土的赋格曲、固化与溶解的辩证法之间,”溢流地”试图以一系列委任作品和艺术家近作直面一个仍未定型的计划。岛屿这一意象是贯穿整个展览的母题——岛屿,作为生态学单位和栖居之地,既封闭又开放,既是阈限空间又自给自足,在固态、液态、灵性之间不断变幻。一些作品将通过介入对自然无情榨取的场所和受高度管制的能量流动过程,以拆穿高度完善的发展主义思维背后的灾难性;另一些作品则转向原初海洋神话及建构生态上的亲缘关係,以寻找现代性症结的解药。一些作品挪用组成我们城市基础设施的物料,以发明新的聚合形式,重新想象公地的形态;还有一些作品探索城市之外的非人类主体——即大屿山土生的动植物种群——的声音。通过融入一系列从生命到非生命的庞杂视角,这些艺术家深入各自属地的複杂历史,建构属于自身的叙事和想象,以抵抗技术官僚制的霸权,开啓观看与感知生态之网的新可能。展览还将带来一组丰富的公共项目,由各领域的艺术家、学者和实践者参与,将观众带到鰂鱼涌的展览空间之外,探索城市的角落。

    “溢流地”于2020年度新晋策展人公开征件中获选,该项目到今年已是第六届。”溢流地”由Para Site艺术空间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联合呈献,展览中部分作品由Para Site艺术空间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共同委任制作。展览将于2022年春季巡回至位于北戴河的UCCA沙丘美术馆,将为本展览的新呈现。

    “溢流地”获Goldman Sachs Gives资助。

    “溢流地”获香港艺术发展局计划资助。香港艺术发展局全力支持艺术表达自由,本计划内容并不反映本局意见。

    参展艺术家:陈丽同、崔洁、未来主人(马汀滢、康康)、何鋭安、Travis Jeppesen、Jessika Khazrik for The Society of False Witnesses、刘慧德、李继忠、Riar Rizaldi、土地关係中心、童义欣、王凝慧、张哲熙、郑波、Zheng Mahler

    策展人:李佳桓、冯骏原

    展览现场

    相关艺术家

    公众号名称:天线空间ANTENNA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