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介绍

    李明(b. 1986,沅江)现生活和工作于杭州。2008年,他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他早期的实践以DV镜头记录下艺术家自身在中国高速城市化风景中进行的表演而为人所知。李明以自身作品媒介中的时间性,检视数字图像和物质流通的逻辑。在一些作品中,他尝试将这些流通逻辑转化为图像递进的规则。总体而言,其作品的偶发和游戏性等特质,能让人想起90年代中国观念艺术和录像艺术的若干线索。李明的录像作品除了探索数字影像存储设备对记忆和时间感知的影响以外,他的日常冥想实践也启发他追求一种感受性的电影,映射我们的内在现实,以及不同现实之间的超距联结。这点体现在他作品中的非线性影像节奏;在他的影像剪辑以及他对日常事件所进行的重新编排中,都可以见到这样的节奏——时而近乎迷幻,时而仿佛素人自制影片。

    李明曾获 2022-2023 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获奖艺术家、2017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以及2008年皮埃尔·于贝尔创作提名奖大奖。精选个展及双个展:“汉塞尔经过”,泥鳅美术馆,丽水(2025);“达伦·贝德与李明对话展:跨服聊天”,杭州天目里(2023);“被吃掉了”,上海天线空间(2021);“201420162021”,佛山华侨城盒子美术馆(2021);“朱昶全 × 李明:狂草狂草”,浙江美术馆,杭州(2020);“ME I WE”,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15)

    其作品也在重要机构平台群展形式展出:复旦大学艺术馆,上海(2025);油罐艺术中心,上海(20242019);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2024);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24);西岸美术馆,上海(2023);天目里美术馆,杭州(2023);OCAT北京(202220212019);美凯龙艺术中心北京(2022);武汉美术馆武汉(2021);让大公现代艺术博物馆卢森堡(2020);佩拉博物馆伊斯坦布尔(2019);外滩美术馆上海(2017);K11美术馆,上海 & K11艺术基金会香港(2017)。

    作品

    展览

    新闻

    天线的线

    文章

    • 李明六记 | 文:贺婧

       

      当我写的时候,除了我写下的之外不存在别的东西。我觉得说不出来而又逃我而去的东西,是一些意念或某种被劫持了的语言,而它们大概让我毁掉了而代之以它物。

       

      安托南 · 阿尔托

公众号名称:天线空间ANTENNA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