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吴:琉璃尤韧

2017年9月23日至2017年11月2日

    曾吴:琉璃尤韧

    艺术家曾吴(Wu Tsang, 1982年生)在中国大陆的首场个展“琉璃尤韧”,是一次开放的空间体验。其中,艺术家基于与诗人Fred Moten近年的合作而创作的双频录像《学处自持》,与艺术家根据空间语境而创作的一系列琉璃和灯箱装置作品相互回应。加之开幕当晚曾吴与长期合作者、表演艺术家boychild的表演《Spooky Distancing II》,它们一同承载艺术家有关生存活力和运动的思考。

    作为电影工作者与视觉艺术家,曾吴的作品跨越一系列丰富的场域,将诗意的感性融入社会参与性的艺术实践。使艺术家的实践自由流动于纪实、虚构与行动主义之间的核心,在于她对不同社群经验的真挚关照,以及对构建新的交流空间和抵抗方式、从而使边缘群体得以生存的寄望。“琉璃尤韧”以当下波及多方社群的极端主义作为出发点,并提问:我们如何忍受一场社会生态灾难?倘若灾难自“以跨越大西洋的奴隶贸易、定居殖民主义、和资本在国家机制中的崛起为基础而形成的现代性”以来就主导着环境,意味着什么? 被规范社会秩序视作威胁的身体,如何在这样的暴虐环境中移动、生存?

    双频录像《学处自持》以Stefano Harney与Fred Moten对“学习”的定义作为基础。两位学者所论述的“学习”作为一种社交模式,指向植根于酷儿、跨性者与黑人群体生存日常的相互牵绊。这种学习无关署名、信誉、个人认可,或将效率与进步划等号的资本主义程式;相反,它关于聚集与共处、共同决定需要一起学习的事物,没有明确的终点,亦不去逃避我们永远不成熟与不完整的事实;它不求署名,无关信誉。编舞以二重奏的方式交叠出现于两 个频道上,两组编舞者分别为boychild与Josh Johnson,以及Ligia Lewis与Jonathan Gonzalez;原创音乐来自Bendik Giske。作品将学习的社会律动转译为接触即兴的动作,这种舞蹈基于“两位保持身体接触的舞者之间的交流,以及他们与支配动作的物理法则——重力、动量、惯性——的共同关系”,从而“从而放大二者在运动过程中分享的身体与情感的真切感受。” 同时,作品也探索了记录运动的图像生产成为一种像学习一样的神圣实践的可能性,从而生产出映照我们不可磨灭的社群属性的图像。

    在嗜血的资本主义世界里,语言也能成为剥削、殖民、和孤立的武器。《学处自持》的英文标题刻意以它的不完整来侵犯英语语法,而曾吴对于语言的长期关注也继续在展览中的一系列灯箱和琉璃作品里延展,并与琉璃窗的物质属性和隐喻形成勾连。文学作品常援引玻璃窗作为承载想象的符号,一面让我们看见、憧憬的透镜。窗户的在场要求我们进入一场与周遭环境的持续对话。如果说黑人/跨性/酷儿生命被视作破窗 ,那么它们在展览语境中则成为了通道,让我们遇见我们的不完整和相互依存,并不乏挑衅地声讨我们改变触动环境、想象、学习的权利。

    文/李佳桓

    展览现场

    相关艺术家

    公众号名称:天线空间ANTENNA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