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墒:斜风细雨不须归

2021年8月7日至2021年9月12日

    王墒:斜风细雨不须归

    对山石与虚无的关注一直以来是王墒创作的核心,而这两者又有着密切的关联。地质历史似乎不仅是亿万年光阴的记述者,同时也是虚无的栖身之地。当地质学之父,查尔斯·莱尔向19世纪的欧洲展现出一个宏大的地质时间时,人们似乎不得不面对宗教信仰动摇所致的虚无与困惑。而中国古代文人早在对山石的凝视中,体味着万象变迁,道体虚空。

    如同文人山水画的美学追求,此次个展中王墒的绘画与雕塑与其说是对山石外在形态的再现,不如说是对山石结构原理的描绘。通过混合多种绘画介质,王墒首先将一些笔触转化为独立的物体,再将它们拼贴在画布上。这些不同透明度,厚度以及肌理的色块模仿着岩石,矿物质与化石的形成和变化。如果说汉代的地貌图是对未知地理环境的描绘,东晋后的山水绘画是对万物之道的展现,那么王墒的地质绘画更多的是在呈现地质历史的时间维度。正是以这些绘画,王墒将艺术语言与亿万年的地质时间进行并峙与比对。与此同时,三维建模软件与photoshop构建而成的雕塑,在三维与平面、传统青铜与镜面不锈钢、粗糙与光滑等多种质感的结合中,再现着不同化学结构的矿石相互盘绕生长,称为“共生”的地质现象。这些以赏石美学为出发点的“人造石”通过对自然的模仿,记述着自然与人文的共生状态。

    苏东坡曾言:“山石…无常形而有常理”。对于王墒来说,其“常理”既是绝对的虚无,是拒绝人类价值与意义的冷漠现实。在对山石的种种诠释与玩味中,王墒近十年的创作一方面展现着自然虚无的本质;同时又在虚无中进行对价值的审视与建构。此次展览中的绘画与雕塑将地质历史与人类创造并峙。它们即是在庆祝,面对虚无时,人类仍可进行的对意义的追求与想象;同时也是在庆祝人类文明终将通过成为地质历史的一部分从而实现其永恒的宿命。

    展览现场

    相关艺术家

    公众号名称:天线空间ANTENNA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