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面丙烯
70 x 70 cm
崔洁
介绍
崔洁(b. 1983,上海)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现代化、城市景观的发展和当代建筑统一且乏味的风格一直是崔洁城市系列绘画所讨论的核心主题。在崔洁的笔下,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联结、交织,转化为她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景观那看似乌托邦式的展望与探索,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引发观众的群体怀念。
她的作品曾被Phaidon出版社出版的《维他命P3》收录;也被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阿斯楚普费恩利(Astrup Fearnley)现代艺术博物馆、鲁贝尔艺术基金会、Kistefos美术馆、香港M+收藏等机构收藏。
部分个展与双人展:“模范新村”,焦点画廊,埃塞克斯,英国(2022);“从亭到太空站”,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曼彻斯特,英国(2019);“凌霄阁”,柯芮斯画廊,伦敦,英国(2019);“造⼀把好椅子”,天线空间,上海(2019);“偌大空间”(与李杰),OCAT,深圳(2018);“后来,从前”,Mother’s Tankstation,都柏林,爱尔兰(2016);“新旧都市方案”,Leo Xu Projects,上海(2014)等。
部分群展:“坚决复习非生产性建筑的标准(上辑:固态磨具)”,长征空间,北京(2022);“共同的现场——UCCA15周年理事收藏展”,UCCA,北京(2022)“溢流地”,Para Site,香港(2021);“金木水火土”,佩斯画廊,旧金山,美国(2021);“L’Invitation au voyage”,Esther Schipper,柏林,德国(2021);“2021年台北双年展巡回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蓬皮杜艺术中心-梅茨馆,梅斯,法国(2021);“第12届台北双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2020)“第一届X美术馆三年展:终端>_?”,X美术馆,北京(2020);“中国非洲”,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法国(2020);“未完成”,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2019);“幽灵维面——电驭叛客在未来之年”,大馆当代美术馆,香港(2019);“百物曲”,Para Site X 外滩美术馆,上海(2019);“‘全球都市’国际艺术双年展”,蓬皮杜艺术中心X毛继鸿艺术基金会,成都(2018);“长征计划:违章建筑三——特区”,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2018);“贝尔格莱德57届十月沙龙”,贝尔格莱德,塞尔维亚(2018);“前沿国际:克利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克利夫兰,美国(2018);“过去的肌理”,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 PS1艺术中心,纽约,美国(2017)等。
-
崔洁,底吞图 #50,2022
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底吞图 #51,2022
布面丙烯
60 x 4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底吞图 #52,2022
布面丙烯
60 x 4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银端镇,2021
布面丙烯
110 x 15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巴斯尔顿,2021
布面丙烯
100 x 15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哈罗市政大楼,2021
布面丙烯和喷漆
200 x 20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巴塔鞋厂与曹杨雕塑,2021
纸本彩铅
29.6 x 21 cm;36 x 28 cm(带框)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巴塔电影院与曹杨电影院,2021
纸本彩铅
29.6 x 21 cm;36 x 28 cm(带框)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曹杨新村,2021
纸本彩铅
29.6 x 21 cm;36 x 28 cm(带框)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曹杨电影院与巴塔电影院,2021
纸本彩铅
29.6 x 21 cm;36 x 28 cm(带框)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银端镇,2021
纸本彩铅
29.6 x 21 cm;36 x 28 cm(带框)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银端镇 #2,2021
纸本彩铅
29.6 x 21 cm;36 x 28 cm(带框)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银端镇与曹杨雕塑,2021
纸本彩铅
29.6 x 21 cm;36 x 28 cm(带框)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幸福家庭,2021
纸本彩铅
29.6 x 21 cm;36 x 28 cm(带框)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上海建行大厦 2,2021
Acrylic on canvas
布面丙烯
200 x 18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Contessa 2II Chair 2,2021
布面丙烯喷绘
250 x 18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听雨亭,2021
布面丙烯
150 × 10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萨拉姆塔,多哈,2020
布面丙烯
200 x 16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Cell Tree 3,2020
布面丙烯 喷绘
150 x 20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Base Station,2020
布面丙烯 喷绘
200 x 15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The Pinnacle (Nairobi),2020
布面丙烯 喷绘
220 x 18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中部非洲国家银行,雅温得,2020
布面丙烯
200 x 15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西方城门,贝尔格勒,2020
布面丙烯
200 x 16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罗威尔公寓,新加坡,2020
布面丙烯
200 x 16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新北市政府大楼,2020
布面丙烯
200 x 15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办公室2,2019
布面丙烯
180 x 25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二代工作椅,2019
布面丙烯
160 x 15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中国电信大厦,2019
布面丙烯 喷绘
220 x 18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中国电信大厦2,2019
布面丙烯 喷绘
220 x 180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Contessa2ll 椅,2019
布面丙烯 喷绘
180 x 250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办公室,2019
布面丙烯 喷绘
180 x 25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萨布丽娜椅,2019
布面丙烯 喷绘
210 x 25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Contessa2ll 椅 2,2019
布面丙烯 喷绘
220 x 18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一代工作椅,2019
布面丙烯 喷绘
200 x 16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上海新世界丽笙大酒店,2019
布面丙烯 喷绘
150 x 10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刚拉索玻璃幕墙,2019
布面丙烯 喷绘
150 x 20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刚拉索玻璃幕墙 2,2019
布面丙烯 喷绘
210 x 25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玻璃幕墙,2019
布面丙烯 喷绘
210 x 25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炉峰塔3,2019
布面丙烯
250 × 21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石油大厦,2016
布面油画
200 x 15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上海教育电视台 2,2016
布面油画
160 x 110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上海广播大楼,2019
3D 打印
30 × 18 × 45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上海实业大厦,2019
3D打印
25 × 32 × 46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上海华东电力大厦2,2019
3D打印
38 × 30 × 45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上海光明大厦,2019
3D打印
20 × 13 × 46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一代工程椅,2019
3D打印
23 × 15 × 46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Sayl椅,2019
3D打印
19 × 18 × 45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Contessa II chairs,2021
纸上彩铅
29.6 x 21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Contessa II chairs 2,2021
纸上彩铅
29.6 x 21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Sabrina chair and Contessa ll Chair,2021
纸上彩铅
21 x 29.6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无题,2018
纸上彩铅
36.2 × 27.5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无题,2018
纸上彩铅
36.2 × 27.5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无题,2018
纸上彩铅
36.2 × 27.5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无题,2018
纸上彩铅
36.2 × 27.5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无题,2018
纸上彩铅
36.2 × 27.5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无题,2018
纸上彩铅
36.2 × 27.5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无题,2017
纸上彩铅
36.2 × 27.5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无题,2017
纸上彩铅
36.2 × 27.5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无题,2016
纸上彩铅
27.5 × 36.2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无题,2016
纸上彩铅
36.2 × 27.5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无题,2016
纸上彩铅
36.2 × 27.5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无题,2016
纸上彩铅
36.2 × 27.5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无题,2016
纸上彩铅
36.2 × 27.5 cm
2016作品信息Information -
崔洁,无题,2015
纸上彩铅
36.2 × 27.5 cm作品信息Information
作品
展览
-
崔洁参加群展“美丽新世界”,视觉艺术博物馆
2023年1月28日至2023年6月11日
-
崔洁参加群展“共同的现场:UCCA 15周年理事收藏展”,UCCA
2022年4月16日至2022年8月14日
-
崔洁个展“模范新村”,焦点画廊
2022年3月6日至2022年6月12日
-
崔洁参加群展“2021年台北双年展巡回展: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蓬皮杜艺术中心-梅茨馆
2021年11月6日至2022年4月4日
-
崔洁参加群展“溢流地”,香港Para Site
2021年8月14日至2021年11月14日
-
崔洁参加“2020台北双年展”,台北市立美术馆
2020年11月21日至2021年3月14日
-
崔洁参加群展“中国 非洲”,蓬皮杜艺术中心
2020年3月4日至2020年5月18日
-
崔洁参加首届“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一个美国城市”,FRONT International
2018年7月14日至2018年9月30日
-
崔洁参加“偌大空间:李杰、崔洁双个展”,OCAT深圳馆
2018年1月20日至2018年4月8日
-
崔洁参加群展“例外状态:中国境况与艺术考察 2017”,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17年3月19日至2017年7月9日
新闻
-
崔洁个展“模范新村”-卫报 | 文:Skye Sherwin
崔洁感兴趣的并不是建筑,而是 “那些今天已经无处可寻的元素:曾经住在那里的人、社区的生活方式和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与建筑不同,生活的痕迹很容易消逝”。她的一些作品探讨了社区的愿望和意识形态是如何被我们周围的环境所塑造的。在作品中,曹杨的社会现实主义公共雕像–包括像征服神灵一样举起手臂的织工–与巴塔的建筑融合在一起。在其他地方,巴塔和曹杨的电影院相融合。虽然西方电影和中国电影在政治上是截然不同的,但她指出,”它们都是仪式性的空间,公众将在那里被集体迷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雕像的美学功能:它们揭示了理想的恍惚状态”。
-
Gates to the City: Cui Jie|文:Owen Hatherley
Looking at the work of Cui Jie from a northern European perspective, the first error is probably to think you’re seeing some form of lament for a modernist past. That narrative is fairly familiar now, based on a longing for the largest-scale remnants of the material culture of postwar social democracy or state socialism—the buildings they left behind to be inhabited or ruined under neoliberalism. -
崔洁:表皮与模型之间的“逃逸线” | 文:袁佳维
这种将符号的交换价值彻底开发并加以利用的做法在后现代主义浪潮中极大地打通了艺术与建筑之间的创作壁垒,且与现代主义对纯粹形式的捕捉有所映射。尤其针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话题,艺术家与建筑师的身份互动更是把空间的概念推向了一个趋于民主的维度。在这个脉络中,成长于八零、九零年代的艺术家崔洁敏感地把握到对中国城市加速更新与扩张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各类建筑式样,并深谙如何在自己的绘画与雕塑实践中对这些现代化先例进行选择性的回归,从而触发即刻的近未来体验。她的工作所反映的建筑师思维并不单纯在于对建筑元素的拼贴式规划,而是对表皮自治的技术热情以及对地方错置的模型认知。 -
Rearviews & Mirrors: Architecture, idealism and anachronism in the work of Cui Jie | 文:Zhou Ying
Representations of the future always look dated as soon as the future itself arrives. Part of China’s post-1980s generation, the artist Cui Jie makes paintings that continually confound our sense of time in their seeming nostalgia for the future. Set against a metallic sky and often floating above a similarly reflective gridded ground, Cui’s technically exquisite renderings of built forms not only capture a specific typology of urban China’s modernist artefacts; together with her more recent sculptures, they scrutinize the veracity of modernism as an ideology claiming the future. To the artist, who did a residency last year in Tel Aviv, the flawless International Style of the white city is appealing but not all that ‘interesting’. What compels her is precisely the opposite: the seemingly arbitrary, erratic and often jarring juxtaposition of an appropriated modernism against a context that is, in itself, rapidly shifting. Reconstructed amidst the chaos of China’s urban transition, the pristine, future-facing forms of Western modernism read as anachronisms.